活塞引擎 13:化油器與油門
這次來看一個在傳統活塞引擎上也算是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化油器。 它體積並不大,乍看之下也只是小小一個東西,卻是在整個引擎的運作過程中起到控制作用的重要元件。
這次來看一個在傳統活塞引擎上也算是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化油器。 它體積並不大,乍看之下也只是小小一個東西,卻是在整個引擎的運作過程中起到控制作用的重要元件。
在用了幾集的篇幅追逐大功率和爆發力之後,這次要轉換個心情, 從另一個視角來看看在給汽油引擎增加燃油效率的巧思。 這次要介紹的是在現代才開始逐漸實用化的,大幅提升燃油效率的設計概念: Atkinson 和 Miller 動力結構。
這次要來說說增壓裝置的話題。 渦輪增壓如今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罕見的高科技產品,在許多民用房車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其廣泛流通的程度甚至早已成為尋常可見的東西。 但有沒有想過,就這麼小小的一個附加裝置竟然能夠大幅度提升汽車引擎的動力, 其提升程度幾乎讓所有其它技術改進方案在它的面前都成了小弟。 本篇我就要來聊聊在活塞引擎上加入渦輪增壓的話題。
大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飛機的性能突飛猛進,然而性能提升的幅度卻逐漸遭遇瓶頸。 人們漸漸發現活塞發動機的挖掘潛力逐漸探底,難以再進一步提升功率, 從而使得性能飛機的發展難以再進一步突破下去! 那些相關的故事和介紹差不多都講到這裡就沒再繼續解釋下去了,只留下這種含糊其詞的敘述, 然而到底為什麼呢?看起來好端端的活塞引擎怎麼就提升不了了呢? 那麼本篇,我就要來解答這樣的疑問, 這不只是解釋為什麼航空活塞發動機的動力提升遭遇了天花板, 也是同時讓我們看看人們為了榨出活塞發動機的功率,做出了什麼樣的努力。
接續前篇 [1] , 在了解了活塞發動機的基本動力原理後,本篇要來探討當理論放到現實會發生什麼挑戰? 以及明明理論是這樣,但為什麼實際見到的發動機卻往往沒能那樣的這些問題。 這些當然都是因為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因素,導致實際的發動機無法達成理論上美好的狀態, 而在本篇,我就要來論述解釋這些的為什麼?
本篇要從比較理論的方式,從物理化學的角度去計算活塞發動機的做功和效率, 目的是為了讓讀者可以從基礎科學的視角去完全明白活塞發動機運作原理的本源。
本篇我想要介紹發動機的兩項重要的性能指標:功率與效率。 這是給那些對功率與效率是什麼沒有概念的讀者準備的主題,而不會進行實際的分析, 因此如果您已經知曉功率是什麼、熱效率是什麼,那麼就可以跳過本篇,繼續閱讀下一篇了。
前集說完了汽缸點火的順序影響引擎振動特性的部份,這集要來解說零件運動所造成的振動。
關於活塞發動機的振動特性,我並不是第一個提及的, 只是在瀏覽了網路上的其他中文資料和節目後,覺得看到的解說都有些抽像而不夠具體具現。 因此我就想,何不自己寫個小程式畫一下圖表, 自己實際看看活塞、連桿這些東西的運動到底是如何推動引擎的呢? 於是就有了這個小程式。
活塞引擎有一個逃不掉的問題就是振動, 不過雖然振動躲不掉,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的讓它小一點、平緩一點。 活塞引擎的振動來源,也就是我們需要研究並對付的問題來源有二: 一是由活塞、連桿、曲軸的運動所造成的引擎位移也就是振動,二是因為汽缸點火順序的不同所帶來的引擎位移。 而本文要探討的便是後者,即點火順序對引擎的振動影響。